男,42岁,农民。6月29日诊治。患者原有慢性咳嗽病史10多年。间断咳血多次,曾先后大咯血五次,每次咳血100~200毫升。近经某医院支气管碘油造影,确诊为右肺广泛性柱状支气管扩张。长期服用抗菌素、祛痰剂、止血药无明显疗效,因不适于手术治疗,而来我处诊治。患者近饮酒后咯血盈口,五天来连续每日咯吐鲜血数口,胸闷,咳嗽阵作,口干口苦,多汗,便结如羊矢,舌红苔黄腻而糙。脉来弦数。
脉证合参,良由肠胃积热,气火上炎,气逆引动营血妄行。
治宜清胃泄火,降气止血。
处方:焦山栀、桑白皮、生侧柏各9克,黄芩8克,白芨、生大黄(后下)各10克,白茅根、生代赭石(先煎)各30克。
服上方三剂,咯血辄止,大便通润。脉象弦缓。此腑气下行,肝火亢逆之势已平,爱予清金益阴,保肺宁络之品调理自安。至今未再发作。
按:张景岳认为:“血动之由,惟气与火”。唐容川认为:“气为血帅,血随气而运行……”。故气逆咯血之证,不外乎热,由于阳明胃腑多气,多血,且六腑以通为补,气火以降为顺。本案酒后胃中积热,气火上炎,遂令络血外溢,故用大黄亦必辅生赭石,以抑其上逆之凶势,助其下降之力,则血随气降,自无溢出之虞矣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手机炒股配资平台,股票平台,专业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